以下是在知識+看到的日本人不吃肉的解答:

 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306042504631

 

回答者: 獨孤東風 ( 專家 3 級 )
回答時間: 2006-04-25 12:57:45

 

 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才開始公開吃牛肉。自七世紀以來,不但忌吃牛肉,就連四隻腳的羊馬豬、兩隻腳的雞,都在禁食之內,等於處在「半素食禁慾」狀態長達一千多年。

    大和民族以神道立國,視米稻為神聖靈糧,自古即有「肉類即穢物」的思想。佛教在六世紀中葉東傳日本,畏怖地獄的觀念逐漸浸透貴族階層。再加上部分禽獸家畜化、工具化,繁衍有助農業生產。於是,神道穢物觀、佛教殺生戒與政經目的,三者一拍即合。西元六七五年,天武天皇下詔,除設限狩獵撈捕外,還禁止食用「牛馬犬羊雞」(豬鹿後來照禁不誤)。誰知這一禁,直到一千二百三十三年後的明治維新第五年,才告正式解除。

    一六八七年,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綱吉,變本加厲,頒布「生類憐憫令」,嚴禁虐待、殺生所有一切牲畜,違者峻法伺候。從此江戶「食無肉」,提供啖食獸肉的黑市營生幾近絕跡。不過,有人立法就有人犯禁,尤其在幕末,「偷吃步」者所在多有(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生父水戶藩主齊昭,是最有名的牛肉大饕客),但怕張揚,發明了黑話暗語,避人耳目。鹿肉叫「紅葉」、豬肉叫「牡丹」或「山鯨」;雞肉改稱「柏樹」、馬肉改稱「櫻花」。至於牛肉,須把它視為「藥膳」,才可以堂皇吃「補」。儘管如此,畢竟宗教戒律與法令規範長期銘刻人心,忌食獸肉早已在官方民間形成牢固的信仰價值和生活習慣。

    明治初期外務卿岩倉具視,於一八七一年(明治四年)覲謁剛滿二十歲的天皇。世面見多識廣的岩倉,目睹天皇容顏,驚愕連連。那時候,天皇依舊遵循古禮,臉面塗抹脂粉,高聳蠶眉,挽髮結髻,牙齒用鐵漿染成墨色。岩倉頓時憬悟,明治維新要成功,文明開化要進展,憑藉今上天皇這樣一副東方古典女性陰柔形象,斷不可行。於是內閣重臣勉力改造弱冠天皇,敦勸飲食服飾向西方看齊。翌年正月,政府宣稱,天皇已經詔令宮內御廚將牛肉納入膳房食譜,並鼓勵國民多食牛肉──當成日常菜餚,而非養生補品。

 

參考資料 「文明開化吃牛肉」原作者/簡白
  • 2006-04-25 12:59:02 補充

    「天皇吃牛肉」的消息傳開後,震撼民間。隔月便有十位白衣裝束的山岳苦行僧,帶刀闖入東京皇居禁地,諫求收回成命,慘遭衛兵格斃四名、槍傷一名。社會騷動層出不窮,例如,老公吃牛肉老婆鬧離婚、鄰居開肉店街坊群抗議、社區闢建屠宰場引發住民暴動等等。雖然千百年來根深柢固的禁忌不易破除,但明治政府舉國之力,全面推展肉食運動,將牛肉與「富國強兵」、「文明開化」等價齊觀,發動知識界、輿論界宣傳鼓吹。終於,隨著關西地區紛紛冒出sukiyaki食堂之後,關東地區亦如雨後春筍般,爭相開設和sukiyaki大同小異的「牛鍋」餐館。饞嘴食客大涮特涮、大嚼特嚼──既有口福實惠,又象徵思想進步,不亦樂乎快哉。

 

感想:

因為愛看篤姬讓我學到好多事情,真是意料之外的收獲。

文中提到: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生父水戶藩主齊昭,是最有名的牛肉大饕客」,

看得出來吶~篤姬裡頭那傢伙滿臉橫肉的,一看就知道有偷吃肉(笑)。

日本人以前不吃肉,現在吃很大,

緯來日本台動不動就有什麼"靠巨大黑鮪魚賺大錢"一、二、三集的,東西軍也是吃個不停,

很難想像以前是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啊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i 的頭像
    Mei

    花下散步

    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